本期主播
周怀勤,一级播音员,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,从事《莆田新闻联播》的电视播音工作十多年,2015年12月参与了莆田市首次航拍节目《飞越莆田》大型电视专题片的现场口播和配音工作;连续三年担任莆田市春节联欢晚会主持,多次参与防抗台风的新闻直播节目的主持工作。电视播音作品《莆田新闻联播》曾获得福建省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评选一等奖。主持风格大气成熟。
人生来不及等待
作者:莫言
每天睁开眼,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。
多年前,我跟老朋友聚。
那时,他太太刚去世不久,他跟我唠。
他在整理他太太的东西的时候,发现了一条丝质的围巾。
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,在一家名牌店买的。
那是一条雅致、漂亮的名牌围巾,高昂的价格卷标还挂在上面。
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,她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。
讲到这里,他停住了,我也没接话。
好一会儿后他说:“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,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。”
以后,每想起这句话时,我常会把手边的杂事放下。
找一本小说,打开音响,躺在沙发上,享受一些自己的时间。
我会从落地窗欣赏淡水河的景色,不去管玻璃上的灰尘;
我会拉着家人到外面去吃饭,不管家里的饭菜该怎么处理。
生活应当是我们珍惜的一种经验,而不是要捱过去的日子。
我曾将这段谈话与一位女士分享。
直到再后来见面时,她告诉我,她现在已不像从前那样,把美丽的瓷具放在酒柜里了。
以前的她,也以为要把好的东西,留到特别的日子才拿出来用,后来发现那一天从未到来。
“现在”、“将来”、“总有一天”,已经不存在于她的字典里了。
如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,有什么得意的事,她现在就要听到,就要看到。
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,但总是说“找机会”。
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,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。
我们常想写信给另外一半,表达浓郁的情意,或者想让他知道你很佩服他, 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。
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,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。
每一天,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。
有句台词说的非常好:“你该尽情地跳舞,好像没有人看一样;你该尽情地爱人,好像从来不会受伤害一样。”
生活本该如此。
莫言
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
莫言,原名管谟业,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,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,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。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《春夜雨霏霏》, 1984年因《透明的红萝卜》而一举成名。1986年,在《人民文学》杂志发表中篇小说《红高粱家族》引起文坛极大轰动。1987年担任电影《红高粱》编剧,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。
2011年凭借小说《蛙》获得茅盾文学奖。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获奖理由是: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、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。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。 2014年12月,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。2016年12月,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。 2017年11月,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。同年12月,凭借作品《天下太平》,获“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”中的短篇小说奖。
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“怀乡”“怨乡”的复杂情感,被称为“寻根文学”作家。 据不完全统计,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。